上饒新聞網

上饒新聞APP 上饒日報抖音 上饒發(fā)布 數字報刊 大美上饒
首頁 > 上饒旅游 > 出游寶典 > 正文

在篁嶺

2023-04-01 21:17:47  |  來 源:上饒日報  點擊:
 

       郭學福

  借著春色,約上幾個好友,去飽覽婺源篁嶺美色。

  有當地村民在田間除草的付出之美,有蜜蜂嗡嗡作響采蜜的辛勞之美,更有油菜花爆出的黃色之麗……從不同角度告知游客,篁嶺已經如精心打扮的出嫁“姑娘”,已經做好準備,等待你們抽出時間來“迎嫁”,不需要任何彩禮,不必要煞費苦心找伴郎伴娘,只需要帶上一顆放松的心情和明眸的雙眼,就能把篁嶺之美娶回家中,就會讓你陶醉在美中,刻在心中、畫在胸里、映入腦海。

  這么動人美麗的“新娘”,誰會不動心?誰會不動情?誰會不行動?

  下了纜車,我和好友邊走邊拍。沿著小溪旁的路徑,聆聽叮咚響聲,身心也隨著沿途的美景徹底地放松,悠然自得,如癡如醉。

  喜歡徽州風韻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篁嶺曬秋,她被譽為“最美的中國符號”;其實“曬秋”的習俗自古就有,但各地慢慢淡化,唯有篁嶺古村保留得最為完整。

  有個好友說,我們應該秋天來,可以好好體驗下“曬秋”的活動;旁邊的游客接過話題,篁嶺一年四季都有曬物的習俗,只是你比較關注“曬秋”,說得我好友一陣臉紅;看來還是吃了沒有文化的虧,不必有太多的解釋,臉紅足以表明了一切。

  首先從篁嶺的地形說起。婺源位于丘陵地區(qū),地無三尺平,沒有足夠的空地來晾曬農作物,只能在窗臺、屋頂搭水平架,木桿為曬架,竹匾作曬盤,晾曬稻谷、玉米、南瓜、辣椒等農作物。而篁嶺又坐落于半山腰,房屋高低錯落有致,徽派建筑的白墻黛瓦,點綴以辣椒的紅、玉米的黃,整個風景美不勝收。

  其次是篁嶺曬物的文化內核。經過500多年發(fā)展,篁嶺曬秋的時間,從秋天延長至四季,從農作物延伸到其他物品。春天晾曬野地里采摘的竹筍、山蕨;夏天等梅雨季一過,晾曬經書、家譜、戲服、女工,以及遠方親朋好友寄來的信件;秋天晾曬剛剛豐收的農作物;冬天陽光和煦,適合把食物以及珍貴的物件都拿出來晾曬,防潮防蟲。

  最后,當地居民對曬物傳統(tǒng)的創(chuàng)新。在祖國強勢崛起之際,篁嶺將愛國愛黨情懷融入曬秋文化之中,用農作物拼出國旗、國徽、標語等文字圖案,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。如當地人用“紅辣椒與黃稻谷曬國旗”“我與國旗合個影”等與時俱進的做法,更是成為吸引游客的絕招。

  走著走著,我們進入了篁嶺古村內。我驚嘆著古人建筑技巧和藝術,栩栩如生的磚雕、石雕、木雕,被世人稱為“徽州三絕”,在各種老屋的襯托下,更增加了一份鄉(xiāng)愁,增厚了一份舊時味道。在當地店主熱情的講解下,才知道“三雕”包含著諸多非遺文化。

  還有景區(qū)內的徽繡、油紙傘、歙硯、竹編、米酒、板凳龍燈、麻餅等等更是一絕。

  古村的暮色是最不可錯過的。夜幕降臨,星光點點下亮起的萬家燈火,充斥對游客對美景的好奇和探索。伴著鄉(xiāng)村歌聲,月上梢頭,蜿蜒盤旋在天街頭的板凳龍燈,燈火通明的鄉(xiāng)村夜市,都是寄托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,抒寫著延綿不斷的鄉(xiāng)愁和念家的情懷,在春光里,勾勒出了一幅人間仙畫。

  在篁嶺,自然要來一品徽州的地道美食,走進天街食府,點上了粉蒸肉、紅燒臭鱖魚等美食,滿足味蕾,享受篁嶺。